1、瀝青攪拌設備粘度
粘度表示燃油流動性能的好壞,粘度越大,霧化效果越差,是重油最重要的質量指標和使用性能指標,直接影響油泵、噴油嘴的工作效率和燃料消耗量。而隨著溫度的升高,重油粘度逐漸減小,因而高粘度的油為了順利地運輸和霧化必須進行加熱升溫。
因此,在選用油品時,除了解油品的常規指標外,還必須了解油品的粘度-溫度曲線,確保加熱能使重油達到霧化前燃燒器所要求的粘度。對于機械式霧化燃燒器,其噴嘴前的最佳燃油粘度為2.5~3.5°Et,高壓空氣霧化燃燒器的最佳燃油粘度4.5~5.8°Et。(粘度的單位表達有恩氏粘度(°Et)和運動粘度νt(mm2/s,又稱為厘斯cSt)兩種,其換算關系為:νt=7.310°Et-6.31/°Et)
2、含硫量。
在重油中,硫可以以單質、化合物等各種形式存在。硫在燃燒后生成的SO2、SO3等排入大氣將嚴重污染環境,與水蒸氣結合,生成強腐蝕性的亞硫酸、硫酸等,對煙道、除塵器、風機使用壽命造成影響。此外,油中的硫化物對管道、閥、泵、密封圈、噴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。因此,選擇重油時,其硫含量越低越好,一般應小于3%。
經檢查,導熱油爐工作正常。檢查瀝青循環系統時發現,由于瀝青輸送管路的溫度達不到要求,致使管路中的瀝青凝固。分析認為,造成此結果的原因有4點:一是導熱油高位油槽過低,導致導熱油循環不暢;二是雙層管的內層管偏心;三是導熱油管路過長;四是由于導熱油管道未采用保溫措施。
該導熱油高位油槽距離地面不到3m,而導熱油循環管最高處距離地面達5m。當瀝青攪拌站工作結束后,由于存在高度差,高處循環管中的導熱油全部回到導熱油高位油槽,同時大量空氣進入導熱油循環管中。當瀝青攪拌站再次工作時,導熱油循環泵不能把高處導熱油循環管中殘留空氣完全排盡,從而形成氣阻,如此便導致導熱油循環不暢,影響加熱效果。
該瀝青攪拌站的瀝青輸送管采用雙層管結構,即外層管導熱油加熱、內層管輸送瀝青。拆卸瀝青輸送管后發現,由于在制作雙層管時,未把內層管焊在外層管的中心,導致雙層管的內層管偏心。在瀝青輸送管對接的法蘭盤處,導熱油連接管的接頭恰恰焊接在偏心管縫隙偏小的一邊,由此導致該接頭處導熱油流量減小。而瀝青輸送管制作殘留的焊渣和雜質,沉積在偏心處偏小的縫隙中,造成接頭處導熱油流量急劇減小,從而導致導熱油對瀝青輸送管的加熱效率降低。導熱油管路過長,會使導熱油管路末端輸送壓力不足,管路末端導熱油降溫過快。當環境氣溫偏低時,導熱油管道未采用保溫措施,會使導熱油熱量損失加劇。
轉載請注明:http://www.973863.com